热门内容

公众号"MAKE1"

获取行业最新资讯

请扫码添加

专业客服企业微信

eMTC产业发展前景解读:eMTC全球有34张网络商用,工信部释放利好

简介

近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印发《增强机器类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该规定明确了eMTC频率使用政策以及相关要求,这对于eMTC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需要明确的是,“海量物联网”是指规模达数十亿的终端、物体和机器相连接,其跨越的空间距离可能长达数百公里。eMTC仅使用1.4MHz带宽就能够提供高达1Mbps的吞吐量,还支持包括VoLTE在内的基础功能。

近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印发《增强机器类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该规定明确了eMTC频率使用政策以及相关要求,这对于eMTC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规定要求,拟申请使用的频段应是已规划用于LTE的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和2100MHz等公众移动通信频段,或是已规划用于LTE的1447-1467MHz和1785-1805MHz等专用移动通信频段。

除此之外,该规定还包含公众移动通信eMTC系统基站射频技术要求、公众移动通信eMTC系统终端射频技术要求、eMTC系统干扰协调相关管理规定等内容。

由此可见,《增强机器类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充分考虑了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市场和产业现状,明确了eMTC系统工作频段、实施频率使用许可的主体,规范了eMTC系统的发射功率、带外发射、杂散发射等射频技术指标,规定了eMTC系统基站设置、使用的相关要求,并明确eMTC系统与其他无线电系统的干扰协调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这也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可以开始eMTC的商用。

什么是eMTC

5G时代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移动、万物互联、充满想象的智慧社会。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互联即将变为现实。那么,如何实现连接海量物联网的5G愿景呢?

需要明确的是,“海量物联网”是指规模达数十亿的终端、物体和机器相连接,其跨越的空间距离可能长达数百公里。要达到这种规模(按照3GPP的定义,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00万个终端),移动网络必须更高效地支持那些低频通讯的简易终端,同时要高效利用能效,以带来超过十年的电池寿命。

尽管5G将极大促进物联网的发展,但海量物联网的连接并不需要到5G时代才可以开始,3GPP已经推出了一套互为补充的窄带LTE IoT技术: eMTC(增强型机器对机器通信)和NB-loT(窄带物联网)。

2008年,LTE第一版R8(Release 8)的终端等级中,不同的Cat代表了不同的速率,而在发展初期,上行峰值速率仅有5Mbit/s的终端等级Cat.1并没有得到过多重视。后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于物联网低速率应用的Cat.1逐渐走到台前。为解决射频接收宽带太大的问题,在R13中新增Cat.M1等级的终端,信道带宽和射频接收带宽均为1.4MHz。Cat.M1就是现在的eMTC。

eMTC,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英文全称为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如果你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复杂,它其实还有个比较容易记的名字:LTE-M,LTE-Machine-to-Machine,LTE-机器对机器,通常简写为LTE-M2M。这个名字不仅简单,而且更直白,更常见,用于机器之间的LTE网络,即适用于物物相联的LTE网络。在3GPP R12版本中,还曾叫过一段时间的Low-Cost MTC,廉价MTC。

来源:高通

2018年3月,3GPP在R13版本中,正式宣布了eMTC的相关标准,在降低成本、增强覆盖、终端节电等三方面对eMTC进行了优化,使其更适用于物联网领域。

来源:高通

eMTC与NB-IoT可谓师出同门,两者也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而设计,互为补充。eMTC仅使用1.4MHz带宽就能够提供高达1Mbps的吞吐量,还支持包括VoLTE在内的基础功能。NB-loT则可延伸到低吞吐量、耐延迟的应用领域,比如仪表和传感器。它可以使用200kHz的带宽传输数万比特每秒的数据速率,并且可以提供更深更广的覆盖。此外,NB-loT可以部署在现有的LTE频段内,或部署在LTE运营商的保护频段(guard-band)内,或者独立部署,为重耕GSM(2G/GPRS)频谱提供便捷的迁移路径。

eMTC全球发展情况几何?

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有全网覆盖的NB-IoT/eMTC网络基础设施,然而,基础设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和物联网其他业务一样,这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运动式的过程。

已经实现NB-IoT或eMTC网络商用的运营商及商用地域总结如下:

全球eMTC部署情况(来源:GSMA,物联网智库制表)

所有商用的网络中,NB-IoT商用网络为89张,eMTC(LTE-M)商用网络为34张,其中有18家运营商在同一地区同时商用NB-IoT和eMTC网络。在所有运营商中,Verizon已在整个北美地区推出商用的eMTC网络,Orange已在4个国家推出商用的eMTC网络。

同一地区竞争催生连接数增加。在所有已部署的eMTC商用网络中,不少位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根据GSMA收集的数据,可以统计以下7个国家有2张或以上的eMTC网络:

这7个国家和地区的eMTC网络是由不同运营商提供的,如加拿大国内就有其四家运营商Bell、Rogers、Telus、Verizon分别部署的eMTC网络开展服务,而中国台湾则由亚太电信、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三家运营商分别部署eMTC商用网络。另外,从这七个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来看,北美地区在eMTC方面表现最为积极。

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有多个运营商提供eMTC服务的情况下,各家厂商对于eMTC终端、模组、芯片的竞争也趋于激烈。

早前高通就发布了面向物联网的LTE调制解调器MDM9207-1和MDM9206。据了解,9X07-1支持Cat.1,而MDM9206支持eMTC/NB-IoT/2G三模,同时支持所有频段。

去年底,高通又宣布推出下一代物联网(IoT)专用调制解调器Qualcomm 9205。全新Qualcomm 9205 LTE调制解调器在单芯片上集成了支持蜂窝物联网产品及服务所需的关键创新,包括全球多模LTE category M1(eMTC)和NB2(NB-IoT)以及2G/E-GPRS连接、应用处理、地理定位、基于硬件的安全、云服务支持及配套开发者工具。

此外,GCT半导体、Nordic等国外芯片企业也推出过支持eMTC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在相关芯片领域也有过涉足,紫光展锐就曾推出RDA8910、RDA8911两款支持eMTC、NB-IoT和GPRS的三模产品。

整体来看,eMTC相关在芯片领域并无太多企业参与。就现实来看,eMTC若想在产业化发展和商用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乃至成功,恐怕没那么简单。

eMTC商用挑战

早在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了NB-IoT的频率使用规定,对推动物联网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发挥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市场和产业优势,适用物联网差异化应用频率使用需求,需明确eMTC频率使用政策。

C114通信网在《eMTC走向商用?没那么简单!》文章中也指出,虽然eMTC与NB-IoT并非直接竞争的关系,但与已经抢得市场先机的NB-IoT相比,eMTC在国内的产业机会和前景不容乐观,主要面临运营商对eMTC并不积极、eMTc产业链几乎是个空白、5G时代eMTC前途未知等三大挑战。

文章同样指出,从三大运营商对于eMTC的口径来看,中国移动声称致力于同步推动NB-IoT与eMTC协同发展,但实际上还是主推NB-IoT、同时兼顾eMTC,中国移动没有在公开场合公布其eMTC计划,只是在多个城市进行了eMTC网络的小范围部署和验证;中国电信起初对于eMTC的口径是“根据标准、产业成熟情况,适时引入”,后来也曾说过计划2018年商用eMTc,但也没有具体的eMTC发展和实施计划;中国联通早在2017年就曾宣布将于2018年适时部署eMTC网络,还说过计划在2018年开启eMTc商用进程,但实则也没有明确的eMTC发展计划。总之不管三大运营商说过什么,从过去两年的实际表现来看,三家运营商在eMTC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少之又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上,NB-IoT深得国内外运营商喜爱。如,中国移动在全国已经建成NB-IoT基站超过20万,覆盖346个城市;中国联通对NB-IoT技术积极开展业务测试,已在全国数十个的城市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定制专网;中国电信在全国建设40万个NB-IoT基站;Verizon于今年5月份推出全国性NB-IoT网络;T-Mobile在2018年7月在美国推出NB-IoT网络,T-Mobile US在美国部分地区携手Twilio为Sensoneo的垃圾管理系统推出了首个商用NB-IoT服务……

此外,当前eMTC的产业链不够成熟和完善,导致成本下不来,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而NB-IoT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其模组价格更是逼近2G模组。而且,华为也一直在主导NB-IoT产业发展,对eMTC并不热衷。尽管一直以来,高通对eMTC保持较高参与度,但时至今日,eMTC并没有形成与NB-IoT对等的产业规模。

另外,在ITU-R WP5D#32会议上,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5G候选技术方案将NB-IoT作为重点之一,NB-IoT将满足大规模机器连接(mMTC)场景的技术需求。正因此,NB-IoT的地位一定程度得以拔高,对eMTC的发展造成了进一步的限制。

写在最后

尽管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印发的《增强机器类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对于eMTC产业的发展来说存在利好,但具体而言,三大运营商能否对eMTC实现商用仍然存在许多未知。

目前来看,亚洲、欧洲更热衷于NB-IoT,而北美则在eMTC领域占据优势。理论上讲,eMTC与NB-IoT可进行业务场景互补。但就现实而言,两者的竞争或许仍将存在。

原文来自:物联网智库

6
 条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