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 Solo Pro耳机评测:支持主动降噪、表现更加均衡
说到Beats,大概是不少年轻人最为熟悉的耳机品牌之一,自打被苹果收购后,Beats也借着苹果对于产品的严格把控,开始在耳机的功能性与音质上下功夫。
上个月末,苹果AirPods Pro真无线降噪耳机一经推出就引发了一波抢购热潮,如今在官网下单还要等上一两周才能发货。
其实在AirPods Pro之前,苹果还推出了另一款新一代降噪产品,那就是Beats的Solo Pro。前几天,我也拿到了这款产品,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的使用体验。
外观设计更具高级感
刚拿到Solo Pro,我其实有些意外,因为这款产品在外观设计与质感上都很难与以前的Solo系列联系起来,丝毫没有那种“入门级”的感觉。
耳机与头梁外侧的外壳依然采用塑料材质,不同的是表面经过了磨砂处理,带来了哑光的效果,除了颜值和手感的提升,也要比以前更抗指纹。
头梁内侧则分别采用了硅胶材质与类肤涂层,增强了佩戴时的舒适度。
在此前的Solo系列中,头梁两端与耳罩的外壳部分是连为一体的,而在Solo Pro中则采用了类似Beats EP的分段式结构,将头梁与耳机分开。
同时所有的走线都在背后用塑料巧妙地遮盖了起来,不会像Beats EP一样外露,让耳机看起来更有高级感,而连接耳机的金属部分也采用了阳极氧化铝材质,表面同样采用磨砂工艺,与磨砂塑料的外壳放在一起能够最大程度保持观感上的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其实是一个隐藏在头梁内的滑块结构,且可调节的范围更加自由,而不是此前只能简单地拉伸固定的距离,能够让用户找到更适合自己头型的长度,调节时会感受到明显的阻尼感,说实话需要用点力,但至少不用担心它会出现松动。
整个耳机在未展开时的长度要比iPhone 11 Pro Max还要长一点,一些头小的朋友或者女孩子大概无需调整即可直接使用,而换成我这样的大脑袋,就得将耳机完全伸开了,得益于头梁内侧的硅胶材质,佩戴时头顶也不会觉得累赘。
不过,由于Solo Pro采用的是贴耳式耳罩,耳朵不会像Studio或索尼WH-1000XM3那样将耳朵整个罩起来,所以对于耳朵的压迫感要更明显一点,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戴眼镜的,耳朵内侧还要压在镜腿上。
Beats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将耳罩做的比以前更厚,也更软,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主动降噪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耳朵的不适感,而且透气性也很不错,戴上不会觉得过分的闷。
在我使用Solo Pro的这几天中,坚持戴上两小时基本没什么问题,时间再长一点就得拿下来休息一会儿了,但说真的,这厚厚的耳罩在大冷天出门时很暖和,这是AirPods Pro永远无法拥有的体验。
右侧耳罩的外壳还兼具了操控的功能,但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触摸设计,而是在整个圆形外壳下设置了三个实体按键,按下上下两端控制音量,中间则是暂停与播放按键,双击和三连击可以切换曲目,在连接iPhone时长按还能呼出Sir,在国外的安卓设备上还支持呼出Google Assistant,不过,Hey SIri的功能就是iOS设备独占的了。
右侧耳机下方则是Lighting充电接口,对于iPhone用户十分友好,左侧则是一颗控制降噪的实体按键,从这里的做工来就能很明显地看出Solo Pro身上的“果味儿”。
另外,3.5mm插孔也不见了,这也就意味着你只能将Solo Pro作为无线耳机使用。
至于开关键,这次Beats直接给砍掉了,将耳机从折叠状态打开后,耳机就会随之开机,而将耳机折叠起来后,它还会自动关闭,当然,如果你摘下来放在一边,也没有折起来,Solo Pro也会检测到,并在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避免电量的浪费。
降噪明显,音质、续航令人满意
和AirPods Pro一样,Solo Pro搭载了苹果的H1芯片,所以在与苹果设备连接的便利性与稳定性上的体验也是相同的。
第一次配对耳机时,需要长按降噪按键,这时手机桌面就会弹出对应的弹窗,等配对结束后,将耳机从折叠展开时就会直接出现弹窗了。
在耳机连接状态下,在iPhone负一屏的电量组件中可以看到一个耳机的图标。
在控制中心的音量调节模块中也可以找到对应的图标,所以对于这款耳机的适配,是深入到iOS系统中的。
功能方面,先来看看你最关心的主动降噪部分,当开启降噪后,周边的噪声有一个缓缓削弱的过程,在充斥着噪声的办公室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降噪程度与友商的产品区别不算太大。
到了更为嘈杂的户外,Solo Pro的降噪效果也很明显,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声减轻了不少,不过这两天风有点大,赶上狂风呼啸而过以及有汽车近距离走过时,还是能明显听到一些声音,在地铁上,Solo Pro也是将中低频的噪声给抵消掉一部分。
总得来说,就降噪能力而言,Solo Pro在头戴式耳机中与索尼WF-1000XM3相比还稍显不足,不过我个人感觉它的降噪能力其实和AirPods Pro是比较接近的,应对日常的使用场景已经足够。
当然,毕竟结构不同,所以在Solo Pro的设置页面中,就没有AirPods Pro的贴合度测试那些东西了。另外,Solo Pro也拥有与AirPods Pro相同的透明模式,在控制中心重按音量调节模块即可挑出调整界面。
这个通透模式其实就像是索尼的环境声模式,Solo Pro在这方面的体验和AirPods Pro差不多,没有那种可以放大环境声的“助听器”的感觉,而是像没戴耳机一样。
当行走在马路上又不需要降噪的时候,在透明模式下就可以更好的保证你的安全,也可以听清别人在说些什么,当然,出于礼貌,我还是建议你在和别人说话时把耳机摘下来。
另外,在与安卓手机连接时,Solo Pro的降噪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模式切换只能通过耳机上的按键来实现了。
音质方面,Solo Pro的表现给我的感觉和Powerbeats Pro很像,都是在Beats此前的水准上的调整,低音方面的下沉依然十分有力,这也是Beats一直以来的特点。
不同的是声音的那种弹性变得更加丰富了,让低音不至于轰头,在我们经常接触的流行音乐中有着不错的表现,当然,这毕竟是一个主打日常使用和降噪的蓝牙耳机,如果你是个发烧友,这东西应该就不太适合你了。
在连接的稳定性方面,我找来《和平精英》做测试,按下按键与听到枪声之间感受不到什么延迟,和有线耳机没什么区别。在打电话时,Powerbeats Pro上那遭到不少吐槽的断连现象也没有了,但仔细想想,用头戴式耳机打电话的场景其实还挺少的。
续航方面,从官方的参数来看,在开启降噪或透明模式时,Solo Pro充满电后能用22小时,而将这两个功能关闭后,续航可长达40小时。
这几天我在上下班路上使用耳机的时间加起来大约有8小时,在开着降噪的情况下将耳机从满电用到了63%,这么算下来和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接近的,当然,由于取消了3.5mm接口,当它没电的时候你就只能乖乖给它充电了,如果你是个iPhone用户,一根通用的线减少了不少麻烦。
总结
总的来说,Solo Pro这次的提升给我的感觉和上次Powerbeats Pro的升级很像,都是在原有产品线上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对苹果AirPods系列的补全。
就像Powerbeats Pro的防水、运动特征于AirPods 2,头戴式的Solo Pro满足了那些不喜欢AirPods Pro的入耳设计的用户的需求。在整个Beats的头戴式耳机产品线中,Solo Pro也是表现最均衡的那个。
当然,就头戴式降噪耳机这一品类而言,Solo Pro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无论是降噪效果还是音质方面,在2499这一价位上,与比他略贵一点的WH-1000XM3和BOSE 700相比都还有所不足。
当然,与这两款产品抗衡,似乎也不是Solo系列的使命了。如果你是一个iOS用户,想在头戴式耳机中追求轻便,同时拥有AirPods Pro与系统完美适配的诸多特性,那它似乎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原文来自:文章来源于企鹅评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