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 Pro Max拆解:芯片成本高,玻璃后盖成本更高!
iPhone 11 Pro Max是今年苹果发布的旗舰机型,但是由于价格太贵,用户换新动力不足,苹果只好对其订单进行了调整,整体来说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下调了约10%左右。
iPhone 11 Pro Max作为苹果今年发布的新款机型中最贵的,在成本上也是毫不吝啬,接下来从成本角度来看看 iPhone 11 Pro Max 内在有何特别之处。
iPhone 11 Pro Max 硬件配置
SoC:A13仿生 丨7nm工艺
屏幕:6.5 英寸 OLED 全面屏 丨2688 x 1242
存储:4GB RAM+ 64ROM
摄像头:1200万广角摄像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1200万长焦摄像头
电池:3969mAh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特色:超视网膜 XDR 显示屏丨 1200万三摄像头 丨A13 仿生芯片
器件分析说明
在开始分析之前,需要对元器件分析的一些概念和问题进行说明。我们是通过市场官方公开渠道购买机器,每个产品同一个元器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供应商,我们以购买拆解的机器为准。
在元器件的分析过程中,新产品可能会遇到识别不了品牌或者具体型号的情况,这部分元器件占比大约10%左右;成本预估是根据元器件的数据库来确定,同时会结合一些市场调研来做修正,不过影响元器件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厂商向供应商采购的数量也会令元器件单价发生变化,因此成本预估的误差也会有约10%的误差。
因此元器件的成本预估仅供参考,与真实的成本会有一定的差异。
器件分析
我们预估 iPhone 11 Pro Max 整机的成本为341.07美元,主控总成本为106.6美元,主控元器件约占整机成本31%。
从BOM表来看, iPhone 11 Pro Max 主芯片和内存使用的都是自家产品,但基带还是英特尔的,经过苹果的优化,信号比上一代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iPhone 11 Pro Max的屏幕依然来自三星,成本达到79.24美元,可以说非常昂贵了。相对的,高成本带来的是更好的体验,权威屏幕测试机构DisplayMate对iPhone 11 Pro Max屏幕进行了评分,并给出了史上最高的 A+级评价。
苹果通过精确的显示校准,将iPhone 11 Pro Max的整体显示性能提升到最高水平,其屏幕的绝对显示质量和绝对色彩准确性又有了更大的进步。iPhone 11 Pro Max还具有创纪录的770尼特的全屏峰值亮度和820尼特的典型平均图像水平50%的峰值亮度,这几乎是大多数高端智能手机的两倍。
我们通过拆解, iPhone 11 Pro Max共有1657个组件,其中日本提供1470个组件,占总共的88.7%,组件数占比最高,成本占比21.4%,主要区域在器件,相机传感器。
中国提供121个组件,占总共的7.3%,成本占比19.7%,主要区域为非电子器件。
美国提供55个组件,占总共的3.3%,成本占比34.1%,成本占比最高,主要区域在IC。
韩国提供1个组件,占总共的0.06%,成本占比23.2%,主要区域为屏幕。
意大利共提供2个组件,成本为2.16美元;德国提供2个组件,成本为1.4美元。
我们归纳整理了成本排名前5的元器件,除了五大件,手机背盖上榜,成本竟然与芯片+内存RAM相差无几。
iPhone 11 Pro Max背盖的成本为什么如此之高呢?这就要说一下被大家吐槽的浴霸设计了, iPhone 11 Pro Max不是第一个采用浴霸设计的手机,但它的玻璃后壳处理工艺以前没有其他厂商用过。苹果称之为“玻璃塑形”,做法是将整块玻璃磨去一层,留下镜头部分那个矩形。费料费时,对工艺要求也较高,但好处是整体感强,而且能帮助提升防水能力。
除了浴霸造型的处理,iPhone 11 Pro Max背盖硬度也得到了提升,更加抗摔。有专利显示, iPhone 11 Pro Max背部玻璃之所以坚硬,可能是用到了一种金属玻璃热塑性成型方法,这种工艺可以复制硅酸盐玻璃模具中的精细纹理。
使iPhone 11 Pro Max背盖颇具高级质感的磨砂玻璃是采用AG (Anti-Glareglass) 工艺打造,此前也有不少采用 AG 工艺来打造磨砂感的产品,不过新专利最重要的提示应该是将金属玻璃结合到化学蚀刻打磨中,工序更为复杂,成本也更昂贵。
总结
iPhone 11 Pro Max作为售价最昂贵的产品,苹果不惜成本,使用了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打造,但不可否认的是,iPhone 11 Pro Max能为其带来更高的利润。我们预估iPhone 11 Pro Max的4GB+64GB的成本为341.07美元,约合人民币2411.19元,但其京东售价为9599元,以售价成本比来看,其约为3.9左右,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相对利润越高,作为对比,华为P30在我们的数据库数据中,该项数值为2.0。
原文来自公众号集微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