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除了速度快还有什么好处?现在有哪些5G手机?解答关于5G的一大堆问题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被5G刷屏:
新闻看了那么多,我们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5G速度快,能够带动AR/VR、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落地,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
但具体是啥?5G到底到底是啥样,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大家普遍对5G很迷茫……
直到何同学的5G实测视频发布,大家才惊呼:原来5G的快是这样的!
平均下载速率在700Mbps左右,差不多是4G的十倍快!
下载音乐,只能看到“未下载”和“已完成”两个画面;
5G终于从梦想走进生活,频频登陆各大新闻榜首。鉴于此,纵观各大推文之后,小编将从以下方面梳理关于这个那么近又那么远的5G。
1.5G到底是什么?
2.快吗?贵吗?
3.5G能干啥?
4.中国5G与芯片产业链
1
5G到底是什么?
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相比于4G网络,5G网络具有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以及极低的延迟。
5G网络不会独立存在,它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换句话说,5G的设计初衷是去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比如物联网、联网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和沉浸式游戏。
5G和4G主要有以下区别:
速度大幅提升
5G网络的理论速率达到了10G,下载一部1G的电影,在几秒的时间内就可以搞定。5G正式商用时,无线接入下载速率可以达到1G左右,相比现在4G网络有了质的提高。
基站更加密集
4G采用基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铁塔”,可以实现数公里范围的覆盖。5G网络采用了毫米波的技术,因为频率更高,所以覆盖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弱。覆盖相同的区域,5G基站的数量将是4G基站的数十倍,小基站密集组网将成为5G中的主流(这也将带来高额的成本)。
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
在4G网络中,每个基站最多8根天线。5G基站则使用了“天线阵列”,每个阵列分布了数百根天线。5G手机也会相应采用天线阵列的方式。
2
快吗?贵吗?
网速到底快不快?
这个问题,大概何同学的视频已经完美解决了大家的疑问,5G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或许从下面这张图我们能感受到:
5G“速度”感受图
什么时候能用上5G网络?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和广电已经获得5G商用牌照。获得牌照后,运营商还需要采购设备,建设基站,网络搭建完成后再向下游提供服务、收取资费。业内普遍认为,5G大规模商用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当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分别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展5G组网试验,并开展用户招募工作。中国移动规划在2019年完成5G基站建设3万至5万个,投资为172亿元;中国联通预计建设2万个基站,投资计划为60亿至80亿元;中国电信计划建设2万个基站,投资为9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5G网络建设也将是从数据网络消费热点区域开始建设,并不是全面普及。预计3-5年内将是4G与5G网络长期并存,在农村等区域还将主要是4G普遍覆盖。
用5G要换手机换SIM卡吗?资费会更贵吗?
不需要换卡但是需要换手机。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赵立君表示,4G时代,用户使用流量从MB到了GB时代,那么5G时代,用户使用流量也会越来越多,具体花费多少,还要看用户使用流量情况和运营商套餐定价,但一个趋势是,流量单价会越来越便宜。
或许我们也可以从2G、3G、4G时代资费的定价中找到一些许规律:
【2G时代】
初期资费:10.24元/MB,也就是0.01元/KB。
成熟期资费:0.16元/MB。这个期间正处在运营商从2.75G时代向3G技术演进期,因此随着技术升级流量资费会逐渐降低。此时最常见的流量套餐有5元包30MB、10元包70MB、20元包150MB。
【3G时代】
初期资费:1元/MB,相比较2G时代10.24元/MB的价格下降了90%。
成熟期资费:约合0.03元/MB。这期间常见的流量包价格则更优惠,如中国联通推出的9元300MB,20元500MB,30元800MB等等。
【4G时代】
初期资费:0.29元/MB,初始资费相比3G时代下降70%。
成熟期资费:0.0024元/MB。移动、联通都相继推出了不限量的4G套餐。如联通冰激凌套餐,主打99元、无限流量(每月前40GB不限速),全国无漫游(港澳台除外),全国接听免费。
可以预见,在资费上,短期内因为基站建设成本等原因会偏贵,后续随着5G的大规模商用可能会慢慢降下来。但流量的计量方式或许也会发生转变,比如在量级的计量方式上,可能是GB。
目前市场有哪些5G设备终端?何时会普及?
在5G终端方面,5G手机一马当先:6月5日,全球移动通信供应商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已经得到公开发布的5G终端,达到68款,其中智能手机为19款。
图片来源:雪球 新材料在线
当前虽然多家终端厂商已经推出自家的5G手机,但目前首批产品价格动辄上万元,还不具备大规模售卖的条件。
5G手机的优势就是高网速,可能在手机和网络兼容、散热、电池续航方面还有待提高。当然也有赖于5G网络的高密度覆盖的实现。
在前几天在成都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简勤介绍,将大力推进终端先行者计划,引导终端和芯片厂商大力发展多模、多频、多形态5G终端,到2020年5G 手机价格有望降到1000-2000元。
3
5G能干啥?
要了解5G能带来哪些改变,可以从5G的三大特点来入手: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mMTC)、可靠低延时连接(uRLLC),即对应上文提到的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以及极低的延迟。
增强移动宽带(eMBB):支持速度高达500km/h的设备连接,打游戏倍爽,看视频的时候再也没有卡顿的困扰了,这也是目前5G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
海量物联(mMTC):在物联网时代,一切真实的物体都可以被“智能化”,物与物、人与物都可以“对话交流”,5G的海量物联特性与物联网的特质相符,物联网和智慧家庭将成为现实。
可靠低延时连接(uRLLC):时延在1ms之内,是4G网络的十分之一以上,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将大大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举个例子:车在路上行驶,前方突然需要并道躲避;如果网速不给力,自动驾驶系统的反应慢了1秒钟,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5G网络可提供空口小于1ms时延的业务能力,运营商提供的无处不在的5G网络可以为自动驾驶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所以,5G是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
业界认为,目前来看5G最容易促进以下产业发展:虚拟现实、车联网、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云端游戏;
未来,你或许会看到以下场景:
早餐,你的枕头、被子或床以一种自然且微妙的方式把你从睡梦中叫醒,可能是轻微震颤,或是自动连接起音乐或广播,接下来窗帘和灯光都会自动开启,调节出令人舒适的光线。
当你走到卫生间一番梳洗打扮,你的基本体检数据已通过刚刚使用过的家居用品检测出来,并加以分析,通过手机告诉你是否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走出门,无人驾驶汽车早已恭候,它还会提前将你的位置传输到目的地,一下车,大门会自动为你打开......
4
中国5G与芯片产业链
根据《5G生态系统:对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德国和法国可以被视为“第二梯队”的国家;而新加坡,俄罗斯和加拿大则构成“第三梯队”。
在专利方面,截至2019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
在频谱方面,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介绍,中国在3GHz和4GHz频段的频谱使用上,处在全球引领水平;与5G频谱划分的情况相适应,中国6GHz(5G芯片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支持6GHz以下低频段)以下频段的5G系统和终端设备都处在全球领先水平。
在终端产品(即5G芯片)方面,芯片是5G发挥作用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基带芯片,手机也就只是一部没有上网、通话功能的裸机而已。Intel出局后,全球5G手机基带芯片玩家就只剩下了5位,全球前5的品牌中,中国占到3家,它们分别是:华为、联发科、紫光展锐。
华为巴龙5000
联发科M70
紫光展锐5G基带芯片“春藤510”
美国高通X50/X55
三星Exynos Modem 5100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是5G产业链的优秀代表。据华为透露,华为持有2750项5G专利。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最新5G专利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中国企业申请的5G通讯系统SEPs(标准关键专利)件数占全球34%,傲居全球第一。其中,华为更是拥有15%的SEPs,为世界5G专利龙头。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6日,华为公司已经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全球第一。
除此之外,华为也是5G标准的主导者之一,SEP (标准必要专利)的数量(估计)全球第二。其次,华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商,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寻求 5G 设备商的领导地位。第三,华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在5G时代已经有了领先优势。
很多人都在纠结,华为为什么能拿下5G短码的制定权,却拿不下长码?其实,从技术来看,华为5G标准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性优势;而高通的优势主要在于稳定性强,技术发展的时间也比较长久;Polar短码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待检验;LDPC长码技术已经被三星和高通验证得很全面了。
所以,华为能在业界标准制定上切一块下来,在当前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下,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5G商用步伐加快,将带动实体产业的创新,5G手机、5G火车站、5G地铁站、5G自动驾驶示范区等一大批5G应用领域的创新产业将迅速发展并落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显示,在经济社会直接贡献方面,预计2020年至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达3.3万亿元;间接贡献方面,预计2020年至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就业贡献方面,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5
尾声
何同学的视频我反复看过几次,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对未来的思考都跳脱不了当下思维的限制:都知道4G有利于普及移动支付,但当时的理想方式,是给手机绑上信用卡加上NFC,没人想到靠着网络加二维码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就“干掉”了现金。
都知道4G上传速度可以视频直播了,但当时的设想是用于新闻领域,没有想到这个全民皆可直播时代的来临,更不用说各种电商、外卖、打车平台的兴起。
5G的未来到底是什么?5G、6G 通讯技术有可能封顶吗?通信技术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吗?
就像4G刚出来的时候
很多人以为以后就没有5G 6G了……
不仅是常人,站在人类科技金字塔顶端的大佬们也会因为被已有的知识经验所禁锢想象。
1.高速火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高速下人将无法呼吸,乘客会因窒息而死。——1859年,拉德纳博士
2.能发明的基本上都被发明了。——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迪尔
3.汽车已经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这些年内燃机的原理就没有什么改进么。——美国科学杂志,1909年
4.任何比空气重的机器都不可能飞的起来。——1907年,绝对温标发明人、第一和第二热力公式提出者、近代热力学奠基者、英国皇家科学学会会长开尔文爵士
5.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能卖出五台计算机吧。——1943年,IBM主席沃森
6.演员们表演就可以了,谁TM愿意听他们的声音呢?——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创始人哈利·华纳
7.640K内存妥妥够用了。——1981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5G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当前的判断更多的是基于具象的认知积累,对未来的思考不应设定限制。未来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但唯一可确定的是,人类多年以后回看5G,“中国”和“5G”两个词将捆绑在一起。
原文来自芯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