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内容

公众号"MAKE1"

获取行业最新资讯

请扫码添加

专业客服企业微信

小米股票跌成狗了,AIoT会让小米触底反弹么?

简介

燚智能物联网点评:我们不看好小米的手机,但看好小米的物联网!拿着小米手机走街串巷,会被贴上屌丝的标签。可是家里用小米智能家居产品,没人看得见呀?! 我们拆解过不少小米IOT产品,论做工品质,远超深圳普通厂家,价格也足够便宜。除了华为,谁还有能力在消费类IOT领域和小米直接竞争? 所以,小米看的很准,IOT一定会是小米的最大的救命稻草。

周教授物联网开发 - 干货汇总!

 

 

燚智能物联网点评:

我们不看好小米的手机,但看好小米的物联网!

拿着小米手机走街串巷,会被贴上屌丝的标签。可是家里用小米智能家居产品,没人看得见呀?!

我们拆解过不少小米IOT产品,论做工品质,远超深圳普通厂家,价格也足够便宜。

除了华为,谁还有能力在消费类IOT领域和小米直接竞争?

所以,小米看的很准,IOT一定会是小米的最大的救命稻草。

 

还记得年初的时候,小米的股价一路下跌,雷军大刀阔斧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对公司架构及企业战略等均作出了重大调整。近日,小米的利好消息一波接着一波,难道是雷军的动作有了效果?

 

01

小米喜事连连,赢开门红

雷军在年初的小米年会上公布战略调整,未来五年将聚焦“手机+AIoT”双战略,而在此之前,小米股价一路走低,从最高峰的22港元一路暴跌至不足10港元。彼时的小米一定是迷茫的,它急需一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路是行得通的。

 

年会过后仅仅两个多月,小米似乎已经扫除了颓势,各种公开数据均很亮眼。

 

1.财报形势大好

 

3月19日,小米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业绩显示,小米2018全年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135亿,同比扭亏;调整后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60%。

 

 

2018年,小米手机业务逆势快速增长,AIoT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互联网收入达160亿元,且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另外,2018年小米硬件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为正,且小于1%,履行了上市前关于硬件利润不超过5%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小米年末现金流及现金等价物达302亿,同比增长161%,运营状况整体良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营收组成中,智能手机业务占比65%,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25%,互联网业务占比9%。

 

总而言之,硬件占比超90%,小米仍然是一家以硬件为主的企业。

 

2.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位居第一

 

几乎与之同时,IDC于3月18日晚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269万台,同比增长30.4%。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25.0%,其中主要的增长来自于耳机产品,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64.5%。

 

 

而从厂商出货情况来看,小米仍然以532.8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3.5%;华为以438.8万台排名第二,占比19.4%,苹果229.4万台排名第三,占比10.1%。

 

小米硬生生在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上将华为、苹果压低一头,但领先优势逐步缩窄。根据IDC报告显示,小米手环市场表现略有下滑,市场增长则主要依靠耳机及手机产品。而排名第二的华为则增势惊人,仅该季度内出货量便翻了一倍有余。

 

3.股市一路飘红

 

不仅仅是财报中的数据一切向好,就连小米一路走低的股价也迎来转机。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小米股价自1月11日年会后暴跌至最低点9.44,此后数字一路上升,3月19日最高点达12.2,距最低点涨幅29.23%。

 

 

小米股价上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有了些许效果。但尽管如此,小米仍然距离每股22港元的股市最高点有着很长的距离。目前小米的股价区间也并非是十分安全的,市场稍有不利波动仍有可能被拉至新低。

 

当然,股价是向上还是向下走仍存在太多对未知数,而雷军新战略在市场考验下的表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小米的股市虽已抬头,但爬坡不易,双引擎作为战略动力对集团未来走向影响深远。

 

02

AIoT为小米带来多大机会

作为小米“手机+AIoT”两大核心战略之一,从财报数据来看,AIoT已经成为小米重要的收入来源。

 

2018年,小米IoT以及生活消费品稳定全面增长,总收入人民币438亿元,同比增长87%。IoT平台已链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约1.51亿,同比增长193.2%,环比增长14.7%;拥有5个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约230万,同比增长109.1%,环比增长16.2%;小爱音箱累积出货900万台,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达3880万台。

 

小米于3月20日在香港举办了业绩会,雷军对AIoT部分也做了详尽解读。雷军解释,设备接入数和拥有5个以上IoT设备用户数的增长,证明小米IoT的互联互通性越来越强,用户会一件接一件地购买,整个小米生态系统会全部拉动起来。最重要的是,小米AIoT形成了正循环。雷军说:“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核心是要有人用,人工智能是用得人越多,系统就越强大。

 

而在此前,雷军已经表明小米发展AIoT有独特的优势:小米IoT能够为AI提供应用场景、用户、流量和数据,AI则可以为小米的硬件和互联网服务全面赋能,帮助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目前看来,这一模式正在成为现实。

 

 

而作为小米AIoT重要组成部分的语音助手——小爱同学,也已经走出音箱,走向多元。在今年2月份的MWC上,小米就在现场展示了搭载小米语音助手的空气净化器,尽管现场翻车,但其实信号已经明显。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信通院/阿里/海尔/京东/涂鸦/安讯通/泰尔实验室7大咖论道,2019不得不关注的智能家居风口》中已经表明,智能家居的发展一定要围绕人的刚需,去优化人周围的“场”和与人关联的“物”。全屋智能定然就是发展的方向,而这将淡化入口概念。

 

尽管现场演示中的小米出了意外,但这不妨碍我们发现小米已经在多品类、多元化产品中淡化入口,正在致力于打造分布式的家庭智能产品矩阵。AIoT将在这一系列布局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小米已经在全屋智能的天下占据领先地位了。

 

最近小米在股价上的表现或许也能从侧面佐证一点:“手机+AIoT”双引擎动力已经显现。尽管其他竞品手机也在媒体上造足声势,但最新发布的小米9性能是可圈可点的。而在小米9的量产遇到问题后,股价仍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这也是现阶段双引擎的另一支柱——AIoT起到了托底作用。

 

今年开年以来,折叠屏手机一度刷屏,但仍然无法改变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的事实。虽然厂商在探索新的增长点,但在不出现新的巨大变革的情况下,还是难以引发客户购买欲望。小米前瞻性提出双引擎AIoT就已经为这种情况做足了预案,可以保证未来即使在智能手机后劲不足的情况下,小米仍有足够动力向前发展。

 

但尽管如此,小米就高枕无忧了吗?

 

03

困境依然明显

尽管小米看似欣欣向荣,似乎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实际上仍然有明显短板。

 

1.研发投入太少

 

虽然小米自品牌成立之初就主打“性价比”,但其实小米的科技研发能力与其他巨头相比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称之为短板。

 

根据小米2018财报显示,小米全年研发总投入为58亿元,不只远低于华为115亿欧元的年度研发投入,也低于OPPO——在年初的创新大会上OPPO宣布2019年研发将达15亿美元。小米作为非技术起家的企业,在技术短板上非得下足功夫不可,尤其是在AIoT这一领域里,技术才是硬道理。

 

而在之前年会上,雷军也提到为AIoT未来五年投入100亿元,ALL in AIoT。既然是ALL in AIoT,平均每年投入不过20亿元确实略显寒酸。小米需要的是补齐一直以来自身的技术短板,而这非得喝一剂猛药不可。

 

2.供应链问题显著

 

“小米9缺货”也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而此前雷军曾在发布会上“豪言”称有现货,并立flag“假如小米9系列首月供货不超百万台,我亲自到工厂拧螺丝!”

 

又一次的打脸,折现出的仍是旧有问题——供应链难题。雷军曾回应说:因为小米销售利润低,所以不能承受太大的库存量,甚至小米会追求零库存,所以缺货就成了家常便饭。自品牌成立以来,缺货确实一直是小米的常态,最有名的莫过于2015年小米5的发布,足足拖了数月之久,雷军更是因此裁撤供应链负责人,亲自上阵。然而目前来看,尽管已经又过去近三年的时间,小米的供应链难题依然难解。

 

其实小米的缺货一定程度上也不完全是供应链的问题。小米一直主打“性价比”,言下之意即每部新发行手机都是爆款——因为超值。那么刚刚上市如果不卖到缺货就才是真正的打脸,所以小米手机的缺货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不过既然雷军想要往高端发展,供应链问题是存在的,也是一定要被解决的。

 

此外对AIoT的发展来讲,产品的种类及市场规模远胜于手机。小米未来想要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必须解决供应链难题,做到随时有现货。

 

04

结语:战略奏效,AIoT仍需“火力全开”

从股市的反应来讲,小米的“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是比较成功的,且已经有了短期的效果。不过与之前时代不同的是,如果说曾经的小米是靠营销占大头从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话,现阶段必须依靠技术的绝对优势才能站稳脚跟,而雷军其实一直也在这方面努力做出改变。

 

小米于3月20日在香港举办的业绩会,也着重强调了对于技术的重视。2018年小米手机硬件研发团队人员增加了2倍多,同时成立了相机部、预研部,不仅手机拍照取得了巨大进步,还攻克了5G手机、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技术。除此之外,雷军还提到小米在AI技术的研发投入也显露出了成果。据日经中文网统计,小米AI专利申请数量从全球第85位上升到第11位。

 

尽管如此,从此前发布的“日经人工智能专利50强”可以看出,百度等企业在技术领域领先优势巨大,小米的差距仍然太远。

 

雷军的战略眼光确实不错,在国内智能手机发展初期择机入手,多年来把路越走越宽。而目前又处在传统向智能时代转变的初期,雷军也适时的押宝“手机+AIoT”双战略。 目前来看,AIoT的发展确实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米的未来。

 

时移势易,尽管雷军的押宝AIoT的战略眼光不错,但在技术领域的投入方需火力全开。如果说AIoT相当于雷军的荆州城,技术优势越大就相当于护城河越宽,可别大意失荆州。

 

文章来源:物联网智库

 

5
 条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