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内容

公众号"MAKE1"

获取行业最新资讯

请扫码添加

专业客服企业微信

Micro LED显示技术能否取代OLED?三星等大厂争先切入Micro LED

简介

在Mini LED 终端应用放量时程更加明确之际,技术难度更高的Micro LED,近来传出大厂纷纷有意建置生产基地,使Micro LED 技术近来再度浮出水面,重回市场焦点。Mini LED 是指LED 晶粒长宽约100 至300 微米的LED,晶粒尺寸介于传统LED 与Micro LED 间。业界原先预期,Micro LED 受限巨量转移等技术瓶颈,真正步入量产阶段恐得历时至少3 至5 年时间,然而,从各大厂商相继投入建立Micro LED 生产基地来看,Micro LED 应用可能会较原先预期还早问世。

在技术困难、成本高昂等因素相继获解决后,Mini LED背光终端应用可望从明年下半年起放量,就在Mini LED应用推进市场的时程更趋明确后,近来传出包括三星及台厂晶电,都有意投资兴建Micro LED生产基地,掀起市场讨论,距离Micro LED量产时间似乎不远?

Micro LED 被视为可颠覆产业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但在关键技术与设备上还未取得突破,Mini LED 因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被市场定位为Micro LED 的过渡性产品,成为近来攫取市场目光的显示技术。

在推进终端应用市场前,Mini LED 面临转移打件难度高,及良率与后续坏点修复等技术上的困难,在技术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下,成本大幅增加,成本过于高昂也让下游客户却步,导入意愿随之降低。

为突破技术上的窒碍难行,LED 业者跳脱原先单纯的LED 晶粒供应商角色,开始与客户一同解决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技术上的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都成功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然而,即便业者努力降低各方面导入门槛,目前Mini LED 应用成本仍相对偏高,因此,去年下半年Mini LED 背光问世初期,导入产品以大尺寸电视、高阶笔电、电竞萤幕等高阶应用为主,出货量并未放大,但业界看好,明年下半年包括笔电、平板等大尺寸消费性电子产品将陆续导入,终端应用可望放量,穿戴装置、手机等小尺寸Mini LED 终端应用,也可望问世。

在Mini LED 终端应用放量时程更加明确之际,技术难度更高的Micro LED,近来传出大厂纷纷有意建置生产基地,使Micro LED 技术近来再度浮出水面,重回市场焦点。

Mini LED 是指LED 晶粒长宽约100 至300 微米的LED,晶粒尺寸介于传统LED 与Micro LED 间。而Micro LED 则是微型化LED 阵列,将LED 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与阵列化,晶粒边长小于100 微米,体积约为目前LED 大小的1%,且与OLED 一样能实现每个画素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将画素点的距离由原先的毫米级,降至微米级。

Micro LED 优点包括低功耗、高亮度、超高解析度与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超省电、寿命较长、效率较高等,其功率消耗量约为LCD 的10%、OLED 的50 %,节能省电效率更佳,且有别于传统LED 与Mini LED,Micro LED 具备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

从应用面来看,一般的LED 芯片以照明与显示器背光模组为主,Mini LED 应用是以HDR 与异型显示器等背光应用为主,终端产品包括手机、电视、车用面板与电竞用笔电等;Micro LED 应用概念则完全不同,由于是自发光显示技术,除应用于手机、车用显示器与电视等,还可拓及至AR 或VR、智慧手表、投影机等领域。

不过,由于Micro LED 技术必须将LED 微小化,以4K 等级的Micro LED 屏幕为例,需要高达2488 万颗LED 高度集成,且由于晶粒尺寸微缩至100 微米以下,从LED 磊晶设计到芯片制程,都需投入新设备,对LED 厂来说,资本支出与设备摊提的折旧成本,将大幅增加。

除成本高昂问题待突破,Micro LED 仍面临包括巨量转移等技术瓶颈,许多系统大厂纷纷投入资源,开发巨量转移技术;近来传出,三星电子正考虑在明年上半年,投资工厂与设备以启动Micro LED 生产,惟具体投资规模与量产时间还未确定,晶电也拟与中国LED 显示屏大厂利亚德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传将共同建置Micro LED 量产基地。

业界原先预期,Micro LED 受限巨量转移等技术瓶颈,真正步入量产阶段恐得历时至少3 至5 年时间,然而,从各大厂商相继投入建立Micro LED 生产基地来看,Micro LED 应用可能会较原先预期还早问世。

原文来自:钜亨网

4
 条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