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连连:腾讯IoT能否改物联网的离散性?
在中国,物联网十年之路走到现在,已踏过了探索期和抢滩期,业内外对物联网趋势理解、行业及价值选择、商业模式等认知已基本形成,换言之,众多物联网底层(芯片、模组、设备)、主流物联网通信层角色构成、边缘计算及云计算服务、不同行业落地步伐的大框架和格局已基本成型。那么此时,如果此时再有巨头入局,这张入场券门槛该有多高?
古语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从古至今的商业角度来看,任何入局者想要选对路都应至少满足两条基本逻辑:行业有需求,企业有优势。
客观来看,物联网跌跌撞撞十年进入一个稍显“不温不火”的现状,尤其规模商用的价值并未真正释放,究其背后,是整个物联网产业向客户/受众(无论是toB、toC还是toG)提供的价值不够贴切、不够全面、不够及时、不够稳定……这一现状必然是由一系列困难和误解组成了庞大壁垒,换言之,此时物联网现有格局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也有巨大的新生机遇留给不断入局“门口野蛮人”。
众所周知,从移动互联网走向万物互联的过程中,所扩展的行业覆盖、沉浸程度、连接和算力等技术挑战、商业模式等一系列改变,带来产业发展难度呈指数级增加(毋庸置疑,这也是物联网产业无法像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快速复制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所有的挑战中,承上启下的“连接”层挑战一直最为凸显,竞争最为激烈、也从未被深入解决。
物联网发展至今,连接层早已不单指通信技术所提供的连接管道,业界除了关注通信技术本身,更关注所连之物(种类、规模、便捷性、安全性等)、所连之数据及其平台、所连之人(触达的客户群体)、以及所连方式(PC端可视化操作页面、移动端APP、小程序等)。物联网连接之内涵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当下巨大的连接规模和“微薄”的连接价值之间的gap,本身就是一个“极富价值的bug”,因此,从对连接规模扩张的关注到对连接价值挖掘的重视,正是腾讯云IoT战略次重磅升级所选择的更为明智的切入角度。
巨头之变,稳中求胜
环顾近年来互联网大环境,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见顶加速着互联网巨头的转型(尤其自腾讯内部930变革以来,大大加速了腾讯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步伐),那么,坐拥绝对的社交帝国头把交椅,腾讯如何借巨流数据的优势赋能给物联网战略呢?
在今日举办的“腾讯云IoT生态峰会”上,腾讯云副总裁、网络平台总经理邹贤能表示,腾讯从未停止致力于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的确,腾讯在连接广度、深度以及连接之上的广泛生态方面,经验老到,独树一帜,在物联网时代,这一愿景被提炼为“连接一切、开放共赢”。今天,AI平台与物联网产品总经理张文杰正式宣布了腾讯云IoT“全链路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者”的明确定位,推出全面开放的生态战略(覆盖端、边、管、云)和极具腾讯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磅产品。下边,我们一一来看,何为全面开放生态,何为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竞争第一弹:重磅推出“腾讯连连”
在理解物联网难做这件事上,腾讯云IoT看到了集中凸显的几个问题:在企业端,存在产业链长、环节分散、开发和实施交付周期长的难题。在消费者端,产品体验不够好、价值不高、进而导致粘性不足。在两者之间,则是互联互通的层层壁垒,目前不同的企业、品牌、产品、数据、用户体验之间各自孤立,虽有数据洪流却未汇集成池,其实际价值无从挖掘。
那么,什么叫物联网数据的实际价值呢?拥有顶级数据运营经验的腾讯认为,只有场景化的数据才具备价值挖掘潜力,即人、事、物在特定场景下产生的综合有机复合大数据。沿着这一思路,腾讯云IoT推出重磅产品聚焦于:在B端如何降低其开发和运营成本、在C端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如何增强其沟通的链条。
腾讯连连应运而生,它是什么,它又如何体现自己以上三重价值?
腾讯连连是一款以小程序为载体和呈现方式,帮助整合物联网服务入口,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键控制不同厂商、不同协议的设备的服务。So,答案已经很明显,这是一款真正带着腾讯基因的物联网杀手锏。
为什么这么说呢?官方宣传腾讯连连具有为企业提供的便捷开发、降低研发成本和周期、快速上线的特点(平心而论,这在一众物联网平台中并无特别)。同时还强调,它不止是一款小程序。然而,在iot101君看来,它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这个小程序,以巨流、高频的微信小程序入口,真正打通消费者与物联网企业背后的产品和服务。
所谓“科技向善、以人为本”,单看后半句,在“人”这一端积累了绝对优势的腾讯,怎能不以人为本,来构建C2B模式的差异化竞争路径呢。C2B的模式非常符合极具C端优势的大多数互联网巨头进军物联网的手法之一,而腾讯连连对物联网企业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消费类物联网领域)。
那么,腾讯连连对于企业的价值仅仅在于将巨流用户的拉近和导入吗?
当然不是,腾讯连连以小程序为载体的极简风打开方式,已经在当前的一众物联网应用(无论是消费端还是企业端)的打开入口中形成碾压级优势,这一体验的改善背后则是物联网设备打开率、使用粘性、用户画像、功能迭代等方面的大大提升。这一思路完全体现了腾讯云IoT一改业内对物联网连接规模的关注,转而到对用户价值的精细化运营,这是从规模到规模商用不可或缺的一步。对于拥有“从C到B,进军产业互联网”目标的腾讯而言,这也被看做是打通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的一步桥梁。
此外,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多赋能,腾讯连连还将借助腾讯的技术输出、生态和市场资源、运营及流量资源,以及优质的运营经验:统一的用户体验、更好的流量管理、更低的运营成本、优质品牌内容输出、开放的ISV服务,不断加码“连”之价值,帮助企业更快更广更精准触达用户、进而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物联网数据反哺于价值挖掘。
低调入局,高调落地,全面开放成为标配
整体战略层面,全面开放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全面,非巨头,无开放,不生态。因此,如今想要打造稳健的物联网生态,开放已成为标配,这也为其生态的物种丰富提供了源头活水。然而全面和开放这两个话题,各巨头的实现手法也不尽相同,身在发布会现场的iot101君看到一些值得提的亮点:
从外部视角来看,相较于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在物联网方面的起步和发声,腾讯云IoT确实略显低调,因此不免被猜测“是否因为没有物联网基因?”。然而,分析一下腾讯近年来部门调整和技术、产品线的研发布局不难看出,腾讯在底层(Tencent OS、物联网芯片投资)、物联网网络、物联网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布局均有引起外界关注,因此在不少领域(包括泛互联网领域:家居、酒店、零售;泛企业业务:交通、物流、园区、文旅;以及与政务、市政、教育、医疗、公用事业等)做出了很好的实践项目。那么,这些不同的环节是如何构建为有机整体的腾讯IoT?腾讯或许只缺一个机遇,今天,这个机遇可以说来了。
和所有巨头一样,生态构建必然要以平台为载体,同时,吸引伙伴必然要有过硬的技术、市场、资金等多重资源的输出和赋能。腾讯IoT云平台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中,除了上文所说的用户侧连接的杀手锏“腾讯连连”,还包括不断夯实万物入口、自研操作系统、视频服务高级别安全性和全球级的数据合规性。
万物入口:该平台目前已支持国内外绝大部分主流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广泛接入,包括低功耗广域网络,如非授权网络LoRa、ZETA等,也包括授权网络NB-IoT。此外,万物数据量的激增对于高带宽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腾讯联手5G产业链伙伴如华为、中兴、移远、广和通等进行积极布局和接入的准备,会上发布的《腾讯5G物联网开发套件&实践案例》就是初步合作成果的呈现之一。
操作系统支撑着嵌入式物联网生态,Tencent自有操作系统覆盖端、边、云各层。Tencent Tiny低功耗终端侧操作系统,嵌入式极简操作系统满足大部分低功耗物联网场景,Tencent Edge边缘计算操作系统支撑增长迅猛的边缘智能场景,此外还有Tencent Server服务器操作系统。
腾讯云IoT Video在帮助企业降低硬件成本、研发成本、运维成本、开发门槛、并提升视频图像处理能力方面具备多重优势,同时以高安全等级为视觉类物联网设备保驾护航,包括数据合规性方面符合GDPR要求,支持企业全球出海业务的数据安全合规。
以上都是PaaS层优势,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腾讯云营收破100亿。这一消息对于重整待发的腾讯云IoT战略,无疑是重大利好。
结语
最后,展望了这么多腾讯云IoT乐观的景象,它未来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iot101君认为,最大的挑战永远不是来自外部,对于腾讯IoT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整合之路,腾讯IoT才真正凝聚成型,但这仍未改变其优势技术、优势产品、包括行业生态分散在集团不同部门之间的现状,几年前,整合是最大的挑战,如今,整合的难度只会更大。
原文来自: 物联网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