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的工作模式有哪些:NFC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的区别
NFC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NFC终端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
1. 主动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NFC终端可以作为一个读卡器,发出射频场去识别和读/写别的NFC设备信息。
2. 被动模式
这个模式正好和主动模式相反,此时NFC终端则被模拟成一张卡,它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被读/写信息。
3. 双向模式
在此模式下NFC终端双方都主动发出射频场来建立点对点的通信。相当于两个NFC设备都处于主动模式。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
目前,我们谁常见的NFC工作模式就是被动模式。例如,刷手机乘公交、购物等,这些都是将NFC终端则模拟成一张卡片,它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主动模式常见于读取NFC标签信息等,双向模式多信息交换,例如交换名片。
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
被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如下图
主动模式下激活协议的流程如下图
原文来自: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