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霾神器!海氏海诺PM2.5防霾口罩,什么样的口罩过滤能力最强
每年秋风起、河蟹肥,然后就是雾霾来的日子了。作为最基本的防护用品,口罩成了日常必备。
口罩,作为呼吸道的「守门人」,自然成了雾霾天的必备良品。可市面上的口罩那么多,到底哪种才防霾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款集美观和实用于一体的一级F95级别的一次性防护口罩——海氏海诺PM2.5防霾口罩。
PM2.5≠雾霾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已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人体的鼻腔、咽喉已经挡不住,它们可以一路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雾霾的主要组成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其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才是我们常说的PM(particulate matter)。而我们常说的PM2.5,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个概念,认为雾霾就是PM2.5,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两者属于包含关系,并不是对等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概念上的误差,是因为PM2.5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
“PM2.5口罩”的原理
当颗粒非常微小的时候,物理的阻隔(类似于筛孔)将对颗粒物的去除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这里起作用的是颗粒物在通过滤层时,在布朗扩散,滤层拦截,惯性碰撞、重力沉降等等效应下,被过滤层所吸附了。
你以为过滤是这样的:
但其实,过滤是这样:
过滤的时候,被过滤下来的物质会生成沉积层,可以增强过滤效果。所以说口罩变脏过程中,过滤效果会变好。
当颗粒非常微小的时候,物理的阻隔(类似于筛孔)将对颗粒物没有任何作用。而起作用的是及其微小的颗粒物在布朗扩散(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拦截(来不及随着气流改变方向,正好撞上),碰撞、重力沉降等等过程中,撞上了过滤层的物质,被吸附了。
为什么能够被吸附?原理不是阻挡,而是静电吸附。
产品展示
1
柳叶型设计
美观大方,佩戴舒适。
2
双芯鼻梁条
可塑性强,耐折弯;
防雾防哈气,佩戴口罩更加舒适。
3
鼻梁处设计开口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佩戴舒适;
搭配防雾鼻梁条,完全防雾防哈气。
4
纺粘无纺布
内衬纺粘无纺布,低致敏率;
可降解,环保舒适。
5
高弹性耳带绳
弹力十足,不压迫耳朵。
6
超声波焊接技术
焊接口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结实牢靠,经久耐用。
7
无焊缝设计
封口无焊缝设计,无任何刺激,佩戴舒适。
注意事项
1. 戴前洗手
戴口罩前记得洗手,在戴口罩的时候不要用手去碰口罩内侧,尽量让里面干净点儿。
2. 检查贴合性
口罩戴好后,应该能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与脸贴合得越好,防护效果也越好。
对于此款防护口罩,戴上后可以通过眼睛镜片是否起雾、口罩四周是否漏气来判断。
3. 别长期戴
一次性的口罩顾名思义应该用一次就换新的,当口罩出现破损、脏污,或者呼吸阻力变大时,则需要及时更换。建议根据使用环境的情况,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