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内容

公众号"MAKE1"

获取行业最新资讯

请扫码添加

专业客服企业微信

小米正式入驻日本市场,要把手机/手环/电饭煲等卖到日本去了

简介

12 月 9 日,小米首次在日本召开发布会,向日本市场带去了手机、移动电源、手环、拉杆箱和电饭煲等五款产品。亮相日本发布会的手机产品是小米 Note 10,即国际版小米 CC9 Pro。今日起开始在日本预售,12 月 23 日正式发售。会上小米还宣布,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三个月后,华为受 Google 软件断供威胁,进一步下滑至 1.9%。今年 9 月 iPhone11 发布后,日本手机销量排行榜前十全部被苹果承包。2018 年,日本白色家电的发货量达到了 22 年来的最高水平。

12 月 9 日,小米首次在日本召开发布会,向日本市场带去了手机、移动电源、手环、拉杆箱和电饭煲等五款产品。

亮相日本发布会的手机产品是小米 Note 10,即国际版小米 CC9 Pro。这款手机主打拍照功能和低价位,在图像品质评估网站 DxOMark 上,它的后置相机得分是 121 分,追平华为 Mate30 Pro。具体配置上,它后置 1 亿 800 万五摄,其中主摄和超长焦支持 OIS 光学防抖,配备双闪光灯,一个为强光,一个为柔光。

小米CC9 Pro 1亿像素 五摄四闪 10倍混合光学变焦 5260mAh 屏下指纹 魔法绿镜 8GB+128GB 游戏智能拍照手机
¥3099
京东自营
更多资讯
领券购买

而且,这款手机采用双曲面柔性屏,电池容量为 5260mAh,支持 30W 闪充。但是,它只用了一颗骁龙 730G 芯片,闪存只支持 UFS 2.1 标准。芯片比相机还便宜。

按照小米一贯的性价比路线,这款手机在国内的起售价是 2799 元。但是在日本卖得要贵一些。6GB+128GB 版本售价 528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422 元;8GB+256G 版本售价 648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4200 元。今日起开始在日本预售,12 月 23 日正式发售。

除此之外,日本媒体还见证了售价 3490 日元(约合人民币 226 元)的小米手环 4,售价 9999 日元(约合人民币 648 元)的智能电饭煲,售价 1899 日元(约合人民币 123 元)的 10000mAh 移动电源,售价 179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160 元)的 20 英寸金属随身手提箱,以及售价 7990 日元(约合人民币 517 元)的手提箱经典款。

小米手环4 NFC版 AI彩屏 智能运动监测 幻彩屏触控 内置小爱同学 语音遥控手机 控制家中电器 伸手即可刷卡
¥229
京东自营
更多资讯
领券购买

以上价格均为税前价格,如果购买的话还要计入 10% 的消费税。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此前曾表示,虽然之前小米没有正式进入日本市场,但日本已经有不少商店在销售小米产品。会上小米还宣布,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日本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手机市场。在小米之前,华为和 OPPO 已经分别试水日本市场,但是成绩都不甚理想。

IDC 发布的今年二季度日本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在这个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是苹果,达到 37.8%,紧随其后的是日本本土品牌夏普、京瓷、富士通,以及韩国品牌三星。而中国品牌华为和 OPPO 仅在“其他”之列。

同时期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显示,华为的份额只有 3.3%。三个月后,华为受 Google 软件断供威胁,进一步下滑至 1.9%。

苹果在日本的强势状态堪比美国。今年 9 月 iPhone11 发布后,日本手机销量排行榜前十全部被苹果承包。除了品质与品牌过硬,苹果还一直为日本市场提供全球最低 iPhone 售价,且走的是运营商深度绑定的销售模式。日本手机多数通过运营商搭配套餐销售,买 iPhone 能拿到运营商的补贴,即便是对学生和一般收入的上班族来说价格也不会难以承受。

另外,日本消费者对换机的热情也不太足。2019 年第二季度,日本手机的总出货量为 693.3 万台,同比减少了1.8%,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但对于小米来说,手机出海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强烈。今年三季度,受海外关系影响,华为猛攻国内市场,出货量实现了 66% 的同比高额增长,占据了整个市场的 40%,而 TOP 5 的其他几家厂商齐刷刷下跌,其中小米受到了同比下跌 33% 的打击,是损失最大的一个。

对于已经在印度、非洲取得不错成绩的小米来说,要扩大海外市场,日本也是不得不去。

不过,日本的家电市场增长趋势良好,给了小米 IoT 业务机会。日本电气工业协会(JEMA)2019 年 3 月数据显示,日本民用电器发货金额为 2444 亿日元,同比增长 5.9%,实现了连续 11 个月的增长。2018 年,日本白色家电的发货量达到了 22 年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这个市场已经有了索尼、松下、日立、东芝这些熟悉日本消费者习惯的品牌。小米 IoT 产品能否打动日本人,仍然是个未解的问题。

原文来自:36氪

1
 条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