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OS为什么还没有推出?鸿蒙操作系统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华为,一个今年五月份以来一直在风口浪尖的名字。
因为多种原因,美国商务部在五月份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认为其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企图切断华为的美国供应链。
受其影响,今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海外市场大幅度下滑,现阶段非常依赖国内市场。原因很简单,由于美国禁令原因,华为今年的手机缺失谷歌 GMS 服务。
对于大多数海外用户而言,谷歌 GMS 服务是安卓手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华为最新发布的 Mate30 系列则是首款被禁用 GMS 的华为旗舰手机。虽然 Mate 30 系列在欧洲市场举行了全球发布会,却由于 GMS 服务的原因至今没有开售。
尽管华为表示,将会发展自家的 HMS 服务,但发展期间,软件及服务的构建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海外用户早已习惯于谷歌应用及服务,相对于去等待一个未知数的 HMS服务,我想他们会选择购买其它品牌的手机。
华为除了智能手机海外市场受挫,华为终端笔记本业务也一波三折。
在 2016 年,华为推出了旗下首款笔记本 Matebook 宣布进军 PC 领域,三年过去了,现在有像 MateBook X Pro 这样主打高端市场的万元笔记本,也有 MateBook 13 这样的入门消费级笔记本,同时,荣耀也推出了多款 Magicbook 产品。
尽管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销量成绩,但就我个人观察,华为笔记本产品在圈内有着不错的口碑。
然而,最近这几个月,眼尖的小伙伴会发现,京东、华为商城、天猫上所销售的 Matebook 产品多数为Linux 系统版,Windows 10 系统版的 Matebook 以及 Magicbook 由于缺少微软方面的授权,已经下架!
虽然购买 Linux 系统的 Matebook 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改装为 Windows 10 系统,但对于消费者而言相当于要多付出一些时间与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华为进击的 PC 业务会造成影响。
幸运的是,当我在写这一篇文章时看到一则消息,微软周四表示,已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以将其软件服务出售给华为公司。近期华为和荣耀都将推出新的笔记本,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预装微软 Windows 10 系统。
从华为身上,我们能看到目前中国科技企业的软肋--国产操作系统!
回顾过去近几十年,微软 Windows 雄踞全球 PC 市场,在这段时间也出现过一些国产操作系统,例如麒麟操作系统、中兴新支点操作系统、Deepin 深度操作系统等等,看起来国产新系统层出不穷。
图来自中兴新支点操作系统官网
但一方面,它们都是基于开源 Linux 系统的强化改进,而另一方面,Windows 的产业整合能力,导致国产操作系统难以获取到足够的产业链资源,软件生态存在问题而不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手机阵营方面,华为、小米等厂商虽然有着 EMUI、MIUI 等等自家系统,但它们都是基于安卓的进一步开发与创新,难以称得上“国产操作系统”。尽管这些年小打小闹出现过一些完全 Linux 内核的原生操作系统,但同样在马太效应下,国产操作系统不具备软件开发者的生态号召力,最终都不了了之。
可见,研发自主操作系统难,构建完善的软件生态更难。
今年八月份,华为宣布推出自研的鸿蒙 OS,定位为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华为表示,鸿蒙 OS 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生态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开发者。为快速推动鸿蒙 OS 的生态发展,鸿蒙 OS 将向全球开发者开源,并推动成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与开发者一起共同推动鸿蒙的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的鸿蒙 OS 也依然保留了 Linux 内核和安卓,还无法称之为完全国产化操作系统。
我知道有很多人在期待鸿蒙 OS 应用在手机上,但就现阶段来说,安卓依然是华为的首选!
不过,转眼就是 2020 年了,迎来 5G 时代,小米、阿里都在发展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未来自然不会是华为一个人的舞台,这也许恰是国产操作系统的机遇!
不过,我们回顾历史,iOS 和 Android 都经历了 10 多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市场和地位,中间也不乏挑战者,都未撼动过他们。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 iOS 和 Android 的生态已经建立,太难了!
而这一次的挑战者是国产手机系统们,同样,最难的还是生态!
任正非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表示,不需要两到三年就能够把鸿蒙打造成与苹果 iOS 相媲美的操作系统。
媲美 iOS,或许还为时过早。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原文来自:科技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