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内容

公众号"MAKE1"

获取行业最新资讯

请扫码添加

专业客服企业微信

民政部:养老机构应为失智老人配备防走失措施。如老人GPS定位器

简介

民政部称,目前,养老机构在管理与服务中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有效的应对服务安全与风险防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有窒息风险的老年人进食时应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或帮助进食。失智老年人居住活动区域应有防走失措施。提供服药管理服务的应签订服药管理协议,准确核对发放药品。应对污染织物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查。

图片来源:民政部

民政部就《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

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1月4日获悉,近日,民政部组织起草了《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该标准规范了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的服务,要求养老机构在失智老年人居住活动区域应配有防走失措施。

民政部称,目前,养老机构在管理与服务中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有效的应对服务安全与风险防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本标准填补了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方面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空白,对防范服务安全隐患的发生、排查潜在的服务安全隐患、整治服务安全隐患起到关键作用。

图: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

重点节选

01.防窒息

应为有窒息风险的老年人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食物,如:流质、软食。

有窒息风险的老年人进食时应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或帮助进食。

应帮助有窒息风险的老年人排痰,如:拍背、改变体位。

02.防压疮

预防压疮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变换体位、清洁皮肤、器具保护、整理床铺并清除碎屑。

日常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皮肤是否干燥、颜色有无改变、有无破损,尿布、衣被等是否干燥平整。

03.防坠床

应对有坠床风险的老年人重点观察与巡视。

应帮助有坠床风险的老年人上下床铺。

睡眠时应拉好床护栏。

应检查床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照明灯具、床护栏、起床助力器。

04.防烫伤

进食、饮水和漱口时,食物和水温应低于60℃。

倾倒热水时应避开老年人。

洗澡前应调节好水温,盆浴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应避免老年人接触高温设施设备与物品。

开水炉、高温消毒餐具、加热后的器皿。

05.防跌倒

老年人生活、活动区域应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包括但不限于:居室、走廊、厕所、楼梯、电梯、室内外活动场地。

应指导老年人改变体位时放缓动作。

应观察老年人服用药物后的反应,如:眩晕、肌力减退。

06.防走失

有走失风险的老年人应重点观察、巡查,交接班核查。

失智老年人居住活动区域应有防走失措施。

密码门锁(断电后可自行打开)、GPS随身定位装置。

有走失风险的老年人外出应办理手续并有相关第三方或工作人员陪同。

07.防伤害(含自伤)

应观察老年人心理生理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活动、饮食睡眠和身体状况。

应对有伤害风险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疏导、转介。

有伤害风险的老年人应重点观察,并即时告知相关第三方。

08.文娱活动

活动开始前,应选择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活动项目。

活动过程中,应提供安全防护。

活动结束后,应观察老年人身体变化。

09.医疗护理

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应执行医疗机构医疗护理规范。

无内设医疗机构的,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并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承担医疗护理工作。

10.康复训练

应按医嘱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提供康复服务。

应对康复训练场所进行地面防滑、墙壁边角和家具防护处理。

应定期对康复设备与器材进行安全检查。

11.辅助器具

应帮助老年人选择适合其身体状况的辅助器具。

应指导老年人安全使用辅助器具。

应定期对辅助器具进行安全检查。

12.食品药品

应定期检查防止老年人误食过期、变质的食品和自备药品。

不适合老年人食用的带入食品,应与相关第三方沟通后处理。

应防止在养老机构内兜售保健食品、药品。

提供服药管理服务的应签订服药管理协议,准确核对发放药品。

13.清洁洗涤

地面保洁等清洁服务实施前及过程中应放置安全标志。

污染织物应单独清洗、消毒、处置。

应对污染织物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查。

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时,应对服务质量进行监测。

我们了解到,该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的基本要求、评估、服务防护、管理要求、评价与教育等方面。在评估方面,该标准要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前应进行评估,入住后应有不少于1周观察期,并帮助熟悉机构环境,并且每半年要至少进行1次阶段性评估。

评估内容方面,应结合老年人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社会交往等进行服务安全风险评估,且服务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窒息风险、压疮风险、伤害风险(含自伤)。

在服务防护方面,该标准对防止老年人走失措施进行了规范,标准指出,有走失风险的老年人应重点观察、巡查,交接班核查,同时,失智老年人居住活动区域应有防走失措施,包括密码门锁(断电后可自行打开)、GPS随身定位装置等,此外,有走失风险的老年人外出应办理手续并有相关第三方或工作人员陪同。

政策延伸:

今年9月发布的《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指出,全国各地要聚焦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重点扶持发展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服务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不断提高养老机构对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

此次,民政部就《养老机构基本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能明确可能到国家政策层面对防跌倒、防止走失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如何做好防止走失?

担心老人走迷路,要带上GPS定位器

怕老人走迷路,不光要多陪着老人,还需要有老人GPS定位器。一旦老人迷路了,子女能够第一时间把他找回来。

欢乐号专门为老人设计了一款防走失GPS定位器:欢乐号200L。体积小重量轻,放在老人兜里几乎没有感觉,但却有着远超对手的续航时间,不会因为忘记充电而找不到老人,非常适合痴呆老人监护使用。

欢乐号200L老人防走失GPS定位佩戴器超长待机微型防水痴呆挂牌
¥499
天猫旗舰
更多资讯
领券购买

欢乐号 200L老人防走失GPS定位器 微型高精度长待机防拆防水佩戴挂牌手环 防痴呆老年人走丢失报警 珠光白
¥539
京东自营
更多资讯
领券购买

而传统的GPS定位器,大多是车载定位器改装而来,体积大重量大,使用时间也仅有三五天,并不适合老年人随身佩戴使用。

老人戴上智能手表,走失之后子女也能快速找回来。老人手表功能很丰富,能看时间、能打电话、能看天气,有些还带有语音微信聊天、定时吃药提醒等功能。老人手表好是好,但是耗电比较快,充一次电只能用一两天。如果老人忘记充电量就找不到他了。并且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来讲,家住哪里都记不住,你能指望他出门的时候一定戴着手表么?

因此,在防止老人走丢失上,专用老人定位器比老人手表更保险一些。

★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欢乐号”,领取更多优惠!


0
 条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