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桌面i5首次支持超线程,中国芯计划冲破摩尔定律弯道超车!
十代酷睿已经降临移动笔记本平台,包括10nm Ice Lake、14nm Comet Lake两条产品线,而桌面版的十代酷睿将在明年初到来,代号为Comet Lake-S,14nm+++工艺,最高提升到10核心20线程,但换为LGA1200新接口,需搭配400系列新主板。
之前我们已经在SiSoftWare数据库中见到十代桌面酷睿i3-10100,加入超线程,从而提供4核心8线程。
现在,SiSoftWare又首次曝光了十代桌面酷睿i5,惊喜的是也有超线程,这也是桌面级i5第一次支持超线程!
这次曝光的新i5没有具体型号,但可以看到6核心12线程,同时集成1.5MB二级缓存、12MB三级缓存,已经达到了八代酷睿i7的水平。
频率方面因为是样品的缘故,只有2.0GHz,相信最终基准频率会接近4GHz,最大加速频率则有望接近5GHz,热设计功耗估计还是65W、95W两个档次。
目前的九代桌面酷睿中,除了最顶级的i9之外,都阉割掉了超线程,看这样子十代酷睿将全面恢复支持:i3 4核心8线程、i5 6核心12线程、i7 8核心16线程、i9 10核心20线程。
外媒还给出了一份十代桌面酷睿的型号、规格表,大概率会比较准确:
有趣的是,面对巨头,我们丝毫不慌。
据报道,针对这个问题,在日前举行的2019中国(上海)集成电路创新峰会院士圆桌会议上,上海将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指导国内的集成电路技术发展。
此次公布的《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由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先进光刻工艺发展趋势等六大部分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上海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尝试,希望借鉴ITRS模式,结合中国IC产业实际,为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从报道来看,《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没有照搬国际通用的摩尔定律发展模式,而是关注了在集成电路发展上“弯道超车”的其他路线。
这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摩尔定律”已经逐渐逼近其极限,由于器件尺寸缩小出现的量子效应等挑战,继续“死磕”摩尔定律边际效益并不高,因此降低成本、系统小型化、提升效率成了《路线图》提出的主要目标。
原文来自公众号:硬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