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领域的应用 北斗系统将成为“智慧交通大脑”
“北斗大数据,把事后处置变成事前预警,把被动发现变为实时感知,把宏观管理变为精准规划。”5月27日,交通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斗办副主任王洵在“遥感与导航大数据发展及应用”论坛上说,目前我国的北斗系统在海事搜救、国际道路运输上实现了很好的应用,北斗对交通的意义在于,持续扩大在铁路、邮政、民航等领域的应用,为城市形成“智慧交通大脑”。
“以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处理为例,以往事故发生,司机电话报警,交警发通告,但信息都是滞后的。通过定位导航北斗大数据,当系统发现路面车流停止行驶,速度骤减,或位置大幅度变化,能自动判定事故,及时提醒后面的司机注意。”王洵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相信北斗系统包括交通运输行业在内的全部领域,都有更好的应用。
5月27日,在遥感与导航大数据发展及应用论坛上,参会嘉宾围绕怎样把北斗系统和其他卫星的数据更好地实现精准化和全面化应用、实现更高的应用价值、服务于各个领域等问题,展开了探索与讨论。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第五届会长张荣久,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池天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原巡视员陈宣庆等,以“摄影测量与遥感大数据的应用与服务”“多层级空间信息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中心构建初探”“智慧城市建设和地理信心应用”等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科技重大专项。未来,随着北斗卫星和其他卫星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深入,卫星大数据的应用和处理将成为应用和服务的关键技术支撑。张祖勋说,未来要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将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专业门槛的Al云服务。
文章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