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师入门之元器件的基本属性解读-燚智能周教授讲硬件开发
燚智能周教授开讲智能硬件开发实战,文章多,内容多,让你从菜鸟变声资深硬件工程师。更多内容,请关注“燚智能”头条号。
今天,周教授给大家讲硬件工程师理论基础中的“元器件的基本属性解读”
前文回顾:硬件工程师理论基础之元器件属性-燚智能周教授开讲智能硬件开发
元器件的种类很多,除了其电性能参数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数据,如:
供应商相关信息:生产厂商、厂商料号
内部管理相关信息:内部物料编码、器件库信息、替代料关系
元器件硬件相关信息:规格书、电气性能、原理封装、PCB封装
元器件结构相关信息:2D资料、3D模型
采购相关信息:价格、最小包装、交期、供应商关系
“元器件库”,library,就是上述内容的合集。各家公司不一样,但至少要包含厂家料号、电气性能描述、原理封装、PCB封装这些核心信息。越大的公司,管理的越细致。这个library,并不是初学者理解中的,画一个原理图封装一个pcb封装就完了的。而是集物料全部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库”。
厂家+厂家料号,是一颗元器件的基本标识。例如:YAGEO RC0201JR-0710RL,是一颗国巨生产的10ohm电阻。Qualcomm MSM8916-1,是一颗高通生产的8916CPU。AWINIC AW8735TQR 是一颗艾为生产音频功放。料号,就是物料的编号,有时候会叫做物料编码, Part Number、Material Code、Ordering Code,一般都是指厂家料号。相当于物料的名字。
同一厂家的不同元器件,肯定是不同的料号的,元器件和料号要一一对应。同一个元器件如果有几个名字,或者几个元器件对应同样的名字,就无法管理了。即使是一模一样的物料的几个不同的版本,也会有区分。
那么多生产元器件的厂家,会不会名字有重复呢?一定会,但是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二极管三极管这样的标准化常用物料上。大部分时候,元器件厂商都是有节操的,哪怕是抄别人的功能,也会尽量避免完全一样的名字。但不管怎么重复,厂商名字肯定不会重复的,所以“厂家+料号”这个组合肯定不会重复,只要采购根据“厂家+料号”去下采购订单,就一定不会错误。
每个厂家对于自己生产的元器件都会有自己的命名方式,一般采用有规律性的命名,通常是采用“类别+系列+参数+版本标识”,在元器件对应的规格书上会有明确的说明。所以从料号上,能看到这个颗物料的一些基本信息。大家接触物料多了,熟悉这些厂家的编码方式,对于常用物料,看到料号一眼就能认得出来这是谁家的什么东西。例如TPA、TAS、TPS是Ti的物料的开头,MSM、QCA、APQ是Qualcomm的物料的开头,SKY是Skyworks的物料的开头等等。
燚智能周教授
原文来自“燚智能硬件开发网”“燚智能周教授开讲智能硬件开发实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