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晶振电路的设计方法-燚智能硬件开发周教授
觉得有道理? 左侧有“公众号”、“微信号”、“头条号”,随便你想加哪个都行!还不过瘾,直接Call我们吧!
晶体和晶振的常用分类:
XTAL:Crystal,普通晶体,通常被大家叫做“无源晶振”。两个脚的一定是晶体,四个脚的有可能是。
XO: Crystal Oscillator,普通的晶振,通常被叫做“有源晶振”,通常是3-4个脚。4个脚的外观看起来和晶体是一样的。
TCXO :Temperature Compensate Crystal Oscillator,温度补偿晶振,简称“温补晶振”。晶体的震荡频率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加了温度补偿电路后,输出时钟精度更准确。
VCXO :Voltage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电压控制的晶振,简称“压控晶振”,通过外部电压调整晶振输出的频率,通常用于射频电路。
VC-TCXO:既有压控、又有温度补偿的晶振。压控温补晶振。用于射频电路上。
OCXO: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恒温晶振。不需要像TCXO那样做温度补偿了,因为晶振本身就被包裹在一个恒温腔体中。通常用于仪器设备等需要超高精度的时钟源的地方。普通消费电子设备中几乎没有用到的。
时钟频率
晶体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产生时钟频率。
看一个晶体,首先就要看它是什么频率的。
常用频率有32KHz和xxMHz。
↑图:32K很有特色
-
32KHz计时晶体
32k晶体,主要用于实时时钟(RTC),就是咱们的年月日时分秒。严格来讲是32768Hz,很精确的一个数值。
32768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么奇怪的一个数值呢?换算成2进制就一点都不奇怪了:32768=215,换算成2进制是1000 0000 0000 0000。是计算机中的整数。
RTC芯片按照32K的频率计数,记了32768次,就是一秒钟。
现在大家再来看“石英表”、“石英钟”,就明白这个“石英”是什么意思了吧?利用“石英晶体”来计算时间的表和钟。这个石英晶体,就是上面讲的32.768KHz的晶体。
-
xxMHz CPU和射频晶体
其他的MHz级别的晶体,主要是给系统时钟使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时钟跳一下,系统动一下”。
例如8MHz、12MHz、24MHz、26MHz、32MHz等,大多是整数。也有19.2MHz、37.4MHz等不是整数的晶体。
你想要任何频率的晶体,厂家都做的出来。反正就是把石英晶体切片嘛,大小厚薄都可以随意定制。只是平时使用的时候,大家都采用标准品,只有特殊领域才会去定制特殊频率的晶体。
另外,通常晶体的频率不会做的太高,基础频率一般不超过40MHz。晶体的频率是基于石英晶体的机械振动而来的,太高了切割不出来,精度也会变差。
手机和电脑的CPU,动辄GHz的运算频率,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倍频电路得到的,把晶体产生的基础频率加倍上去,让主时钟跳一下,产生几十个CPU时钟,然后CPU再根据这个倍频后的时钟来运行。“时钟跳一下,系统动几下”。
↑图:温补晶振
xxMHz晶体,还会给射频使用。咱们用的2.4GHz和5.8GHz的WIFI、900MHz的GSM通话、433MHz的遥控器,这些高频的射频信号,也是通过主时钟的倍频产生的。
射频信号对时钟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都是采用温补晶振。整体频段比较宽的系统,尤其是手机射频这样的从700MHz到2.6GHz的宽频射频系统,很多时候还需要用压控晶振,产生可以变的基础电压。(VC-TCXO)
至于电脑CPU,快点慢点差别不大,都能工作,所以一般不会采用高精度的或者带温度补偿的晶振。
其他参数:
↑图:晶体和晶振的常见使用方法
正常使用的时候,对于晶体需要考虑负载电容。对于晶振没啥好考虑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这里并不是说误差、温飘、寿命这些不重要,而是说对于非射频类的系统,尤其是MCU类小系统,误差大一点没什么关系,不会对系统运行有什么影响。
哪怕是小厂出产的晶体,也不会做的误差太大的,不然早就倒闭了。
↑图:某晶体的规格书,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注意频率和负载电容即可。
-
误差
误差的单位是ppm,百万分之一。通常晶体和晶振的误差,顶多也就是±30ppm。其实对数字系统工作的影响,还不如走线寄生电容来的大呢。
对于温补晶振和压控晶振,涉及到射频信号指标的,最好选择射频IC厂家 批量验证过的晶振,而不是自己随便挑一个差不多的。虽然差不多的也能用,但是量产可靠性不敢保证。
-
负载电容
晶振不需要负载电容(都在晶振里面,不需要外加),晶体需要外加负载电容。(如上图的2个8.2pF)
有些处理器芯片把负载电容加到了芯片内部了,可以不用外加,但是选择晶体的时候需要和内部的负载电容对应上。
在晶体的PCB Layout中,需要把晶体管脚下面的1层或者2层挖开,不走线不铺铜,目的就是减小引脚产生的寄生电容,确保晶体的负载电容的准确性。
如果负载电容不准,晶体就会有频偏。对于带射频的系统一定要注意时钟准确性,例如蓝牙、WIFI、2G、4G等,频偏过大就很容易断连或者无法通信。